金融机构和蚂蚁商业的关系,蚂蚁金服是金融机构

作者:教营金融网 2024-09-19 07:54:0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金融机构和蚂蚁商业的关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金融机构和蚂蚁商业的关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蚂蚁集团由科技公司变成金融公司,对它有什么影响?那腾讯呢?

一、科技公司的估值远高于金融行业。上百倍估值的互联网公司多的是,改成金融公司,意味着它的估值可能从两万亿变成两千亿。投资者损失惨重,尤其是中晚期投资者。这些人会不会饶了马云,不好说。

金融机构和蚂蚁商业的关系,蚂蚁金服是金融机构

二、金融机构普遍有各种准备金制度,比如银行有存款准备金。这笔钱是什么呢?这么说吧,你银行要吸收一个亿的存款,必须有两千万放在央行,能放贷的只有八千万(不考虑各种杠杆的放大效应),这两千万是应急的,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比如挤兑时无力兑付,伤害储户利益。这意味着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

三、科技公司意味着蚂蚁金服支付宝现在从事放贷却不承担金融风险。它现在的模式是,我提供信贷和消费资料,然后出一点担保金,大概2%,然后银行拿着我的信贷资料去向客户放贷。换句话说,你从支付宝拿到的商业贷款、花呗、借呗,98%的钱都是银行出的,但支付宝要分50%的利润。

也就是说,现在它只要付100亿,就能放5000亿贷款,按年利率18%计算,它一年能收回900亿利息,50%就是年利润450亿,450%的利润率。贩毒利润比这差远了。

但如果转成金融机构,它要放5000亿贷款,在银行它得存入1000亿准备金。利润率一下变成40%,差太远了。

一方面估值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利润急剧下降,同时准备金会占用大量资金,投资者压力也会大增。

这个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

影响有以下几点:

1.政府监管加强 科技公司的监管和金融公司完全不同,科技公司的营收,利润,人员等管理无需向政府机关备案或者联网管理,金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将有一行两会联网监管,并符合巴塞尔协定III,也就是出入流水面向监管层是透明且可穿透的,比如最近央行对全国4000多家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就是采用联网方式测试看看银行的风险敞口控制和支付能力是否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有保障。同时,金融公司的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需要对应的资历和资质,不是所有人都能做金融的。

2.对应公司市值不同 科技公司在上市的估值要比金融公司高得多,一般信息科技公司估值都在30-60倍,金融公司要低得多,看看市面上的银行和非银金融公司的估值,大多在30倍以下,也就是蚂蚁不值原来评估的那么多钱了。

3.业务范围缩窄且营收下降 金融公司因为监管原因,是不能混业经营的,投资业务和储蓄业务要严格分开,蚂蚁之前什么都可以做,变更以后可能很多就不能做了,对应的结果必然是营收下降。

至于对腾讯的财付通影响和蚂蚁是一样的,营收,利润下降,监管加强,然后公司不再那么值钱了。

上交所修订企业在科创版上市申报及推荐的相关规定,以后在政策上分为三类:

1、支持类:科技创新含量高的企业。

2、限制类:金融科技,模式创新的企业。

3、禁止类:房地产、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

蚂蚁集团官网称:一家旨在为世界带来普惠金融服务和数字生活新服务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乐观点看,集团归为金融科技类,上市有望,市值不可能达到以前预估的2万亿。对我们普通人没啥影响,蚂蚁花呗借呗的钱该还多少就是多少,没有大清朝大赫天下的情况。对于投资蚂蚁的资本,集团员工,新股中签的mini小散影响较大。已经退还中签小散的资金,下次再打新不一定中,是否能吃口肉全凭下次申购运气。那些拿着公司原始股份的集团员工,本可以趁着上市东风身价千万,达到打工人巅峰,结果奥迪变奥拓,不失望肯定是假的。投资资本也一样,财富自由打骨折,总体还是赚的。

悲观点看,集团归为金融类,限制科创板上市,投资者,原始员工彻底凉凉。蚂蚁集团要么把公司拆分为金融业务与科技业务两大类,以后再谋求科技业务上市。要么放弃科创板,考虑在香港上市。

至于腾讯,早已在海外上市,目前没有回A股上市的风声。腾讯的主营业务在社交软件与游戏,只要不触碰国家的监管底线,钱照转,舞照跳,闷声发大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融机构和蚂蚁商业的关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融机构和蚂蚁商业的关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