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陷阱案例,金融消费陷阱案例分析

作者:教营金融网 2024-10-06 05:15:0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金融消费陷阱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金融消费陷阱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金融诈骗?有哪些典型的金融诈骗?

金融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金融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但金融诈骗犯罪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犯罪。

金融消费陷阱案例,金融消费陷阱案例分析

我列举一下日常常见的几种:

1、非法借贷平台。比如P2P、私募基金、众筹,虽然国家倡导的出发点不错,其中也不乏不忘初心的正规公司,但大多数,是披着金融创新的外衣,实际行着非法集资诈骗的勾当。金融传销的模板,就是“庞氏骗局”。

2、期货、外汇投资、荐股群,编些创富传奇甚至虚拟盘操作,天天讲着都是天上掉馅饼的故事。

3、养老集资。雇些帅哥美女,街头公园里对老人嘘寒问暖,讲着投资养老床位,既可自住也可出租的前景,白发老人也成了割韭菜的对象。

4、购物返利。很多受害者,连“买的没有卖的精”的古训都忘了。

5、虚拟数字币。货币是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民间机构可以发行货币?用屁股想想都知道,不过是蹭一下区块链技术概念的金融诈骗。

说起这些金融诈骗,几乎人人喊打。但实际上金融诈骗其实离我们每个人不远,甚至可以说每天在我们身边上演,又甚至我们每个人有意无意的会成为参与者、受害者。

1、骗贷。用虚假材料办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美其名曰“包装”,企业的财务报表、个人的收入证明,相信很多人很多企业都干过,不逾期便罢,一旦逾期,骗贷的罪名是跑不了。

2、骗保。保险诈骗。

“金融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金融诈骗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一个犯罪类别。在金融领域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保险金等,或者进行非法集资诈骗、金融票据诈骗和信用证、信用卡诈骗,其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金融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但金融诈骗犯罪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犯罪。刑法将其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除了要分解诈骗罪这个口袋罪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维护金融管理秩序。”

我学金融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了这个20世纪最典型的骗局之一是“庞氏骗局”,这是金字塔传销的模板之一,后来的许多骗术都是从“庞氏骗局”衍生出来的。庞氏骗局得名于查尔斯 庞兹,他1920年开始从事投资欺诈,大约4万人被卷入骗局,被骗金额达15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5亿美元。庞兹最后锒铛入狱。

最近各类网络金融骗局频发

各种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金融诈骗随时在威胁人们的生活

那你对金融诈骗有多少了解呢?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1、APP诈骗

小李收到一条手机短信,该短信内容称,鉴于其信誉良好,故其名下信用卡可提升额度至50000元,并附带一个APP下载链接。随后,小李接到自称银行客服的骗子打来的电话,对方能准确说出小李的身份信息及开户信息,谎称银行推出延期免息还款优惠政策,要求缴纳部分保证金额,帮助完成相关手续,小李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下载 APP,填写个人信息及手机验证码,骗子先后通过小李信用卡转账18000元。

安全提示:对可疑的语音电话或短信不要回应,应直接致电相关单位或发卡银行客服热线询问;做好个人信息保护,不扫任何不明来历的二维码,银行账号、密码,特别是手机验证码不要外泄。

2、伪装公益慈善机构实施金融诈骗


金融诈骗罪是学理上的说法,跟金融相关的诈骗罪主要有:

  1. 集资诈骗罪
  2. 贷款诈骗罪
  3. 金融票据诈骗罪
  4. 信用证诈骗罪
  5. 信用卡诈骗罪
  6. 有价证券诈骗罪
  7. 保险诈骗罪
其共同点在于,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金融机构的钱款。


我印象比较经典的案子就是2008年湖南三馆房地产公司曾成杰非法集资案。

诈骗金额:34.52亿元

受害投资人:24238人

曾成杰,因集资诈骗罪,2011年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曾成杰为了最大量地集资,曾成杰反复多次提高三馆公司的非法集资利率。从2003年到2008年,从月息1.67%提到了10%。同时曾成杰决定对员工按照揽资额6%的奖励,与此同时,曾成杰使用集资款以他人名义投资和成立公司,随意支取公司资金等转移公司财产,集资总额34.52亿元。

总而言之,警惕高息风险,避免踩雷。

从马云的支付宝,来看一下,我们怎么样掉进了金融消费陷阱?

支付宝可以说是个深坑,不见底的坑,你稍有不审就丢井坑里了,上一次支付宝说我有一个移动电话卡红包,我把开一看,就冲直了28元,俩个月后,支付宝就发短信吹交款,我一看,我没借钱那,最后我结着往下看它说我用移动红包款,最后三个月一共交了68云,你说这不是深不见底的坑吗?当初是28元,三个月还68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融消费陷阱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融消费陷阱案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